网站导航

技术文章

当前位置:试验筛 > 技术文章 >
中药颗粒试验筛在中药颗粒粒径检测中的应用
时间:2025-07-17 17:09:01 点击次数:0
欢迎您来电咨询:188-6025-5818

       中药颗粒作为现代中药制剂的重要形式,其粒径大小直接影响药物的溶解性、生物利用度及临床疗效。在中药颗粒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过程中,粒径检测是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性的关键环节。中药颗粒试验筛作为一种传统的粒径检测工具,凭借其操作简便、成本低廉、结果直观等优势,在中药颗粒粒径检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
中药颗粒试验筛


一、中药颗粒试验筛的工作原理与分类

       中药颗粒试验筛基于机械筛分原理,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对颗粒进行分级。当颗粒样品置于筛网上并施加振动或拍打时,小于筛孔的颗粒通过筛网落下,大于筛孔的颗粒则留在筛网上,从而实现颗粒按粒径大小的分离。根据筛分方式的不同,试验筛可分为手工筛分和机械筛分两种类型。手工筛分适用于小批量样品或实验室研究,而机械筛分则通过电动振筛机实现,具有更高的效率和重复性。

       试验筛的筛网规格通常以"目"表示,目数越大,筛孔越小。常见的中药颗粒试验筛目数范围为10-200目(对应孔径约为2mm-75μm),可根据不同颗粒的粒径要求选择合适的筛网组合。例如,对于粗颗粒制剂可选择20-40目筛网,而细颗粒或超微粉则可能需要80-200目的筛网。


中药颗粒试验筛不同层数

联系电话


二、中药颗粒粒径检测的标准与方法

       《中国药典》对中药颗粒的粒径分布有明确要求,规定颗粒剂应通过一号筛(2000μm)和五号筛(180μm)的筛分率。在实际检测中,通常采用"双筛分法",即取一定量样品(一般为100g),置于规定的上层筛和下层筛组合中,振筛一定时间(通常为5分钟)后,称量各筛层及底盘上的颗粒重量,计算其百分比。

       与传统的手工筛分相比,机械振筛法具有更好的重现性。研究表明,使用相同型号的电动振筛机,不同操作者获得的筛分结果相对偏差可控制在3%以内。为提高检测准确性,需注意控制振筛时间、振幅及样品量等参数。一般建议样品量不超过筛网面积25%,以避免颗粒堆积影响筛分效果。


中药颗粒试验筛框


三、试验筛在中药生产质量控制中的应用

1. 原料预处理控制:在中药颗粒制备前,需对中药材粉末进行粒径检测。例如,某药厂在六味地黄颗粒生产中,要求熟地黄等药材粉末过80目筛(180μm)的通过率≥95%,确保后续制粒工艺的均一性。

2. 制粒工艺优化:通过监测不同工艺参数下的颗粒粒径分布,可优化粘合剂用量、干燥温度等关键参数。某研究显示,当制粒终点颗粒的40-60目(425-250μm)占比达65%-75%时,颗粒的流动性和溶出度最佳。

3. 成品质量检验:某感冒清热颗粒的质量标准规定,成品颗粒应全部通过一号筛(2000μm),不能通过五号筛(180μm)的颗粒不超过15%。试验筛检测可快速判断批次是否合格。

4. 包衣工艺监控:对于需要包衣的颗粒,粒径均匀性直接影响包衣质量。某厂家采用20-40目筛分控制微丸核心粒径,使包衣增重波动控制在±2%以内。


中药颗粒试验筛的三种型号


       中药颗粒试验筛作为粒径检测的基础工具,其应用价值不仅体现在质量控制环节,更为工艺研发、标准制定提供了可靠数据支持。虽然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不断发展,但试验筛因其经济性、直观性和标准化程度高等特点,仍将在中药颗粒检测领域保持重要地位。未来通过技术创新与方法优化,试验筛检测的精度和效率将进一步提升,为中药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保障。


实验室标准筛分机械



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

服务热线

18860255818

扫一扫,关注我们